故事《樵夫和牧羊人》的深思

2024-05-19 03:05

1. 故事《樵夫和牧羊人》的深思

          无意看到一个小故事《樵夫和牧羊人》,故事大概内容是:樵夫遇到了牧羊人,两人坐下来互相讨教了一天。樵夫讨教放羊的经验;牧羊人讨教砍柴的经验。看似两个人都很认真的学习着。可实际牧羊人的羊吃饱了,夕阳西下时,赶着羊回家了;樵夫这一天却一根柴没砍,还要在山上砍柴才能回家。好兴的把这故事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朋友问了一句:我们两谁是樵夫?谁是牧羊人?我知道我自己的定位~肯定是牧羊人了。于是毫不犹豫的回答:我是牧羊人,你是樵夫。对方没说话。我这样的回答是知道自己的定位,没考虑对方的定位。对方没说话的原因也觉得自己是牧羊人肯定不是樵夫了。
  
  
           这个故事就很不适合我们两个人来定位,因为我们两个人在相处的过程中谁都不樵夫。也明白自己的主业没有一丝一毫的丢下。发这个故事的共同点是我们两个人经常因为卖场运作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各抒己见的讨论。从跟他讨论中,我梳理了我的思维和观点;他跟我讨论中,得到了他想要的解决问题方法和思路。
  
             我们两个人都是在卖场偶然认识。一见面,他说他进了我想进的卖场,我就毫不客气的问他采购是谁?电话多少等等。从那就打开了沟通的大门,虽然短短几分钟的认识,彼此加了微信后,就各自忙各自的去了,开始也是偶尔联系一下。后来就很有很多聊的话题、问题和观点了。原因在于各取所需。经常因为一件事说出各自的观点,他需要就目前卖场遇到的问题,通过我多年的运营经验听听我的想法,取我的建议中队他有用的;我给自己在卖场运营上,心里给自己打83分,如果再夯实点打分,那这80分就有点虚,要补足欠缺的分数,那是比“行百里者半九十”还要“行百里者半九十”。所以就要像鲁迅先生说的蜜蜂采蜜,要采各种不同花朵的花蜜,酿出来的蜜才最甜,最香一样的努力和勤奋;还要把“吸心大法”练到非常好的程度,才能在自己的专业上立足于不败之地。我的思想是:他既然能进入食品的卖场渠道,必然是怎么都要有20-40%的天分在里面。如果能在他身上找到我欠缺的20%里的不足,哪怕是得到1%、2%、3%的提高都是不小的收获,对我来说都是有益处的。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是有必然的道理的。他是刚入行的,我就想借用他的眼睛、大脑思维和真实的体验过程,从他的口里说出结果和观点,当然,产品不一样,运作和管理的人不同、处理时,人的心态和态度不一样;处理事情的方法、方式不一样,结果肯定是差异的;即使是同一句话,一字不差的不同人说出,因情绪、语调、场景、语速等的不同,其收效也是不同的。跟不同人的沟通,因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成长环境的不同,获得他们各自对同一件事的观点和经验后,汇总到我的大脑里,就是我少走弯路、少损失钱财、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最快捷的方法。运营管理的实践中,每一个失败的决定都是要用真金白银来买单的。能规避损失就是降低利润损失,这是每个做运营管理的人都想要的结果。
  
           一个《樵夫和牧羊人》的故事,给我们各自的定位,让我们也知道各自只知道自己心里给自己的定位,忽略了对方自己给自己心里的定位。这也是通过故事,看出各自心里的一种沟通方式。沟通很重要,顺畅沟通更重要,愉快沟通更愉快。
  
    
  
          

故事《樵夫和牧羊人》的深思